杏彩体育官网村里喜事捎北京!2024全国19家省媒跨区域联动共

发布时间:2024-03-05 14:06:53 来源:杏彩体育app登录 作者:杏彩体育官网app

  2024年全国期间,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联动河北日报、山西日报、内蒙古日报、辽宁日报、极光新闻、上观新闻、潮新闻、新福建、江西今视频、大众新闻、大象新闻、湖北长江云、新湖南、广西云、华龙网、川观新闻、新甘肃、宁夏日报等主流媒体,从一个个村庄的发展巨变中听老乡们共话喜事,以家乡之变看国家之盛,共同感受各地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征程上的铿锵足音。

  “农村城市一个样,家家户户建楼房,房前屋后种花树,生活富裕甜过糖。”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武宣县三里镇台村,村民覃菊艳用歌声唱出了如今的美好生活。

  台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出过不少名人。几百年来,重文重农重商思想在台村一脉相承,随着农村信息化和数字乡村建设成为当前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村的农业生产方式悄悄发生了变化。

  “过去,农忙时节,全家老小都得下地劳作,辛苦不说,收入还很不稳定。”覃菊艳说,现在耕作基本是机械化,省时省力还高效,让村民们的腰包鼓了起来。

  “三保障”更是让覃菊艳感到惊喜——餐桌上每天一个花样,教育免除了学杂费,村里建起了医疗卫生室,镇上有了卫生院,家家都有了家庭签约医生。

  “物质生活富足了,精神生活也跟着不断提高。”爱好唱歌的覃菊艳说,退休后她加入了广西山歌协会,用歌声唱出新生活。(广西云记者 李香莹 武宣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迪 陆原令 梁辉业 王璐颀 通讯员 梁小芳)

  换上美美的苗族服饰,对镜打扮一番,赵银凤笑逐颜开地在自家民宿阳台上拍起了短视频,身后的乌江源百里画廊群峰叠翠、碧波荡漾。

  2021年2月3日,习总视察贵州来到化屋村。在这里,他嘱托大家要把乡村产业发展得更好、把乡村建设得更美。

  化屋村广大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依托生态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赵银凤也返回家乡,开起了农家乐,旺季时一天收入就有上千元。还加入了村里的歌舞团,又多一份收入。今年她扩建起了民宿,深感“好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三年来,化屋村修了十多公里的旅游公路,近7公里的沿江步道,完成美丽乡村立面改造229户,推动民宿、农家乐等旅游产业发展,目前,已有民宿39家、农家乐21家。依托旅游业大力发展蜡染刺绣文创产业以及黄粑、黄牛、黄姜“三黄”产业,2022年化屋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万元。(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岳端 郭加尧)

  2023年5月,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后仙庄村村民杨东进(右)和后仙庄村党支部刘玉锁一起查看旱碱麦生长状况。 记者 赵杰 摄

  2月28日,河北省黄骅市旧城镇后仙庄村热闹非凡。作为2024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点之一,周围村子里的老乡们都来参加这场“村晚”。

  “去年,我家的20亩旱碱麦田实现亩产近300公斤,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村民刘玉双说,“我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片盐碱地上,这些年来,通过选用良种、改良土壤,曾经的盐碱地已成为丰收田。现在吃的面花就是用丰收的旱碱麦蒸的。我最喜欢吃的面食就是面花,又香又甜;我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我家丰收的旱碱麦田,美丽如画。”

  作为传统农业村,后仙庄村有4300余亩耕地,其中大部分种的是旱碱麦。后仙庄村党支部刘玉锁说:“2023年5月11日,习总来到沧州市,考察了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了解盐碱地整治、旱碱麦种植推广及产业化情况。牢记嘱托,我们将加把劲、干起来,让盐碱地上开出粮食增收的‘幸福花’。”(河北日报记者 王雅楠 戴绍志)

  雪后吕梁山,漫山遍野的玉树琼枝如诗如画。大山深处的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僧念镇段村迎来了华丽蝶变,百姓的生活一年比一年过得好。

  2022年春节前夕,习总走进段村村民蔡文明家,和大伙儿围坐在客厅,一笔一笔算起收支账。

  老蔡是村里的养羊专业户,120多只绒山羊是他的“宝贝疙瘩”。“夏季卖毛,冬季卖肉,去年养羊纯收入5万多。”肉羊养殖是段村的传统特色产业之一,去年5月,村里建起了现代化肉羊养殖场,安装了智慧畜牧养殖系统,打造“黄土高原窑洞式生态养殖示范样板”,老蔡期待着:“过不了多久,咱也能智慧养羊了。”

  如今,村里通了下水道,建起了小公园,办起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现代化的温室大棚也拔地而起。“就像习总说的那样,村里人的生活一年比一年过得好。”老蔡一脸笑意。(山西日报记者 刘聪)

  刚过去的龙年春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保合少镇的恼包村又一次“火出圈”,每天80余场特色演出轮番上阵,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春风吹拂下,恼包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农文旅融合项目,同时坚守生态底线,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共进,恼包村的文化底蕴也得到充分挖掘和传承,一次次的“出圈”就是最好的证明。

  2023年,恼包村吸引游客800万人次,创造产值过10亿元,解决本村以及周边村民就近就业岗位6000多个。

  从无人问津的“烂巴滩村”,到人人向往的“塞外江南”,恼包村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镇、全国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首批乡村治理示范村等称号,实现了“文旅搭台,经济唱戏”的快速腾飞、村民由贫转富的美丽蝶变。(内蒙古日报记者 张璐)

  王海涛和张爽是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太平街道孙家村的“90后”返乡创业青年。这两年,夫妻俩一直在田间地头上演着青春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

  创业初期,夫妻俩只是通过“原始”的线年开始尝试拥抱互联网,当起了“农田主播”,将自家和周边村民的大米、河蟹、碱地柿子销往全国各地。

  现在正值盘锦碱地柿子集中上市时期,王海涛和张爽每天都忙得团团转。“今年订单量比去年明显增加不少,上升到每天200单左右。”张爽说。

  谈及新一年的愿望,张爽说:“希望能扩大水稻和河蟹的种植养殖规模,让更多外地人品尝到盘锦特产的同时,也能进一步带领村民共同致富。”(辽宁日报记者 卢立业 何书凝)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其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促进农村劳动力多渠道就业。得益于政策帮助,今年52岁的祝令江和老伴实现了农闲时打工、农忙时种地,收入节节攀高。

  “黑土地里种出的‘宝贝’仍然是我家的主要收入来源。”祝令江说。2023年,他种植玉米等农作物实现毛收入14万元,纯收入约7万元,副业种植菇娘纯收3万余元。

  “现在我们平常吃的比以前过年吃的还好,真的感谢党和政府给我们的帮助。”去年10月,祝令江新买了一辆农用拖拉机用来犁地,“我才50多岁,再干个20年都没问题,争取把日子过得更好。”(极光新闻记者 吴爽 王松岩 彭佳丽)

  “啥鸟飞来节节高?啥鸟飞来像搡刀?啥鸟飞在河南河北青草里?啥鸟飞在太湖梢?”农忙时节,高亢嘹亮的田山歌都会从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东厍村田野间传来。

  东厍村是位于练塘镇西南部的一处原生态村落,景色优美,古韵悠长。近年来,东厍村对农、林、水、路、田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治理改造,农业生产设施日趋完善,现代化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翠冠梨、秋月梨等高品质水果,让占地面积360亩的野龙果园充满勃勃生机;林下菌菇采摘体验基地推动产旅融合,激发乡村振兴新“蘑”力;春日梨花开、夏日绣球美,“花经济”为东厍村增香添色。“致富果”“幸福花”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让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依托“农林场地+历史文化+生态风貌”,东厍村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民宿集聚村,多样化“打卡地”吸引更多项目落地。

  以文化为根的东厍村,如今生态优美、产业兴旺,一路繁花似锦。(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 卢芳明 李创)

  “妈妈的那碗大陈面,伴随着我们一年又一年,不管我们走得多么远,故乡永远在我们的心间……”走进浙江省衢州江山市大陈乡大陈村,万物复苏,大地回春,空气中弥漫着温馨的暖意。

  但十多年前的大陈村却是另一番面貌:垃圾满地,污水横流,农产品销路不佳,青壮年大多在外打工谋生,人心涣散。

  为了改变村里的落后面貌,大陈村创作出《妈妈的那碗大陈面》《大陈,一个充满书香的地方》两首村歌,把村民们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期盼都融进了歌声。

  从此,村里开会有人迟到,罚唱村歌;谁家有了喜事,村干部带头唱村歌祝福;每逢节庆,村民们还要赛歌比丰收。日日吟,天天唱,村民找到了久违的自我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大陈村也一路高歌,唱到了北京,荣获了“中国村歌发祥地”的美誉。

  借助村歌文化的叠加效应,大陈村乡村休闲旅游业风生水起,村里的系列农特产品也走俏市场,村民们真正实现富脑袋又富口袋。(潮新闻记者 徐雪纯 俞刘东 江山传媒集团记者 毛毓凡)

  “好山好水出好茶,好茶出自咱畲家……”悠扬的畲歌在福建省福安市社口镇南山畲族村的茶谷中久久回荡。循声望。

上一篇: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 下一篇:“一带一路”地理空间认知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大数据支持
分享到: